
想了解战国时期石家庄先民的生活风貌吗?您可以来看看这本有意思的新书。3月3日,由河北博物院、河北人民出版社、河北省图书馆共同主办的《王厝时代》新书发布会暨赠书仪式在省图举行。
石家庄的大部分区域在战国时代曾属于一个名为“中山”的神秘国度。中山国号称战国“第八雄”,几度立国,强盛一时。由于中山国历史短暂,史载缺略,遗迹湮没于地下,两千多年来鲜为人知,故称“神秘王国”。王厝时代,中山国的文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,在游牧文明与华夏文明的融合中走到了黄金点。传统的游牧雄风犹在,吸收的华夏礼制渐备;既保持了军事上的强盛,也具有了政治方面的经验,从而在群雄间纵横捭阖,在太行山麓称雄一时。随着他的逝去,中山国迅速衰败,最终被赵武灵王惨烈绞杀。如今只有中山国留下的那些珍贵文物,向后人展示着它在短短的巅峰期所创造的一时辉煌。
《王厝时代》的作者刘卫华是河北博物院二级研究员,对中山国的文物、历史与文化有着深入的研究,是河博正在展出的《战国雄风—古中山国》展览内容主创和图录主撰稿及翻译。此次刘卫华在书中以代表性文物为线索,以王时代的风云激荡为脉络,综合描绘中山国的历史、经济、军事、社会、文化等全面风貌,并分析其兴衰成败的原因。全书包括“称王梦圆”“东进途漫”“立足太行”“宏图大展”“走向辉煌”“争雄制衡”“浩浩雄风”等十六个章节,以流畅生动的语言概述中山国历史传奇和曲折故事。全书以深厚的学术研究为基础,以代表性文物为核心脉络,充分解读文物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,有机串联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,全面勾画王时代中山国的风云激荡。该书视角独特,内容丰富,表达晓畅,是通俗性文物和历史写作的开创性作品,是普及性学术著作的代表性典范;也是新时代生动讲活文物故事,促进中山国文化在公众中传播的精品力作。
(注:本文中“厝”为替补字,原本字形为“璺”中“玉”换为“昔”,音cuò。)

编辑│闫艳丽
审核│李彦水 冯金莲